香港六和资料大会
联系人:戴二林
联系电话:13926805729
公司服务热线:0769-82739763
网站: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常横路140号1栋
铝合金压铸作为制造业关键环节,其环保治理需覆盖废气、废水、废渣及能源消耗全链条。随着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与《工业废水排放标准》趋严,企业需系统化落实以下处理措施。
一、废气治理:VOCs 与粉尘协同控制
压铸脱模剂挥发及熔炉烟尘排放是主要污染源。企业普遍采用 “冷凝回收 + 活性炭吸附” 组合工艺:通过管道收集高温废气(80-120℃),经冷凝装置回收 70% 以上的脱模剂溶剂;剩余尾气接入活性炭纤维吸附塔,对非甲烷总烃的去除率达 92%。针对熔炉烟尘,配备布袋除尘器与静电除尘两级过滤,PM2.5 排放浓度可控制在 10mg/m³ 以下,满足 GB 31572 标准。部分企业试点蓄热式燃烧(RTO)技术,将有机废气分解为 CO₂与 H₂O,热能回收率超 75%。
二、废水处理:重金属与有机物分质净化
压铸前处理工序产生含镍、锌的酸碱废水,需采用 “中和沉淀 + 膜分离” 工艺。通过调节 pH 至 8.5-9.5,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,再经超滤膜(截留分子量 10kDa)去除悬浮物。某汽车压铸件厂引入电絮凝技术,利用铁电解产生氢氧化铁絮体,对总镍的去除率达 99.2%。对于含脱模剂的清洗废水,先经气浮法分离浮油,再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降解 COD,出水水质达到 GB 8978 1级 A 标准。
三、废渣资源化:废铝再生与危废合规处置
压铸产生的废铝边角料通过重熔再生,回收率可达 95% 以上。采用电磁感应熔炉配合精炼剂(如 Al-Ti-B 中间合金),可将杂质含量控制在 0.3% 以内,再生铝锭满足 GB/T 8733 标准。脱模剂废渣、废切削液属 HW08 类危废,需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。部分企业尝试热解技术,在 400℃无氧环境下将废渣转化为可燃气体与炭黑,实现减量化处置。
四、能源与资源循环利用
余热回收:压铸机冷却水余热(60-80℃)经板式换热器预热脱模剂稀释用水,年节约蒸汽消耗 20%;
中水回用:经 RO 膜处理的达标废水回用于设备冷却,回用率提升至 65%;
清洁生产改造:改用生物基脱模剂(如蓖麻油衍生物),从源头减少 VOCs 排放,某 3C 企业替换后废气处理成本降低 35%。
五、管理体系与技术创新
企业需建立 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,通过智能监测平台实时追踪废气、废水排放数据。近年兴起的真空压铸技术可减少脱模剂用量 40%,而 3D 打印模具技术通过控温降低冷却废水产生量。部分园区推行 “环保管家” 服务,整合废水集中处理与危废联单管理,实现区域污染协同治理。
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加微信